顯示具有 信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信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現代人你迷信嗎?科學是如何由迷信變成信仰

Srilanka 在最始之初

  • 有人發現了真理.... 並透過它在破除過去的迷思及傳統
  • 透過這個人的了解及解釋
  • 人們創造了新的生活方式與環境
  • 每一個人也透過了解來選擇及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 因為他帶來的這些原理與法則
  • 戰勝了過去的迷信及錯誤.... 許多人也加入了這樣的陣營
  • 透過理解、實踐後的修正、不斷發展與進步

這時它叫科學... 因為它的開放、親身體驗中得到豁然開朗!

  • 但因為它不斷的發展
  • 讓許多人慢慢的無法理解
  • 但因為它之前勝利與成功
  • 人們開始不花心思去分辨而直接接受了它
  • 也因為發展的太龐大及太複雜,它開始出問題了
  • 但也因為它之前勝利與成功
  • 即使它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錯誤與問題
  • 人們仍不知不覺的選擇相信它
  • 因為迷信

這時它已成了迷信... 因為反正無論如何它就是有用,不用去理解了!

  • 這時它仍繼續發展
  • 能真正了解的人愈來愈少
  • 但自然而然追隨它的人愈來愈多
  • 它發展出許多的規定及法則
  • 讓人們愈來愈無法全然了解
  • 許多人只知道條文的內容
  • 但仍必需尊守
  • 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如果不遵守可能有非常不好的後果

這時它成了信仰... 只因為好像不這就變是不對的!

 

其實信仰中仍有科學,只是人們的不解,而科學中也有迷信,只是人們不願面對,兩者之間有些許共通之處!想想當代的我們有多少以科學之名的行為,過一陣子之後就變前後人取笑的話題!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研究:心理神經免疫學,杯弓蛇影有時確實會致命!只要你想信喝的水有毒,即使喝的是糖水也會造成傷害,反之亦然!

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PNI)是在1981年由艾德(Robert Ader)博士所命名。這門學科主要是在研究免疫系統如何和大腦交互作用以影響健康。

西方醫學自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後,幾乎否定了人的心理(或心靈)與生理行為(尤其是免疫系統)的關聯。但在1974年時,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德(Ader)對老鼠做了一個古典制約學習的實驗,獲得了一個突破性的發現。在艾德的實驗中,他試圖教導老鼠將加了糖精的水和反胃產生連結,然而糖水本身是無害的。在實驗的第一天,他同時餵老鼠糖水並注射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它是一種會引起反胃的藥劑。在接下來的幾天,他餵老鼠糖水但不注射環磷醯胺,並記錄老鼠喝水的量。

然而那些老鼠本來都很年輕力壯,但幾天後,牠們卻開始生病死亡。艾德知道環磷醯胺這種引起反胃的藥劑,同時也會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他突然發現,原來老鼠不止將糖水和反胃產生連結,同時也將它和免疫系統的抑制連結在一起了。

這是個驚人的發現,因為一直到那時候為止,醫學上仍然認為大腦和免疫系統是兩個獨立自主的系統,不可能如此互相影響。艾德很快地和羅徹斯特大學的免疫學家高亨(Nicholas Cohen)博士合作,進一步探索受到行為制約的免疫系統抑制。他們兩人傑出的實驗,終於使得PNI成了一門重要的學科。

後來艾德和一位小兒科醫學家歐尼絲(Karen Olness)博士合作,將其觀念在人類身上測試。其對象為一名叫做瑪拉蒂(Marette)的13歲女孩,她患了嚴重的狼瘡(lupus),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為了抑制這個小女孩體內自我毀滅的免疫系統,醫生們決定孤注一擲,用環磷醯胺試一試。然而環磷醯胺是有毒的,為了控制劑量以減低中毒的危險,他們決定同時試用制約作用。

醫生們同時給她服用魚肝油,由於不確定她較容易受到嗅覺或味覺的制約,所以也讓她聞一聞玫塊的香味。在如此配合使用過三次之後,醫生們開始以單純的魚肝油和玫瑰香味,而不用任何的藥劑來與環磷醯胺交替使用。因此在六個月的時間中,瑪拉蒂只使用了六次的環磷醯胺,然而她好轉的情形和完全使用環磷醯胺所可能達到的效果相同,而這樣的結果是令人心動的。

一旦科學家們相信神經和免疫系統會交互作用後,他們隨即開始尋找生理上的連結。經過不斷的研究,在1975年發現第一個體內的天然麻醉藥,它被稱之為腦內嗎啡(ednorphin)。腦內嗎啡是屬於一種較大的化學物質,叫做neuropeptide,它是一種由神經細胞所釋放出來的胺基酸。而neuropeptide可能是情緒反應和身體抵抗疾病之間的連結物。此外,荷爾蒙也是會和免疫系統「說話」的化學物質,它具有幫忙調節體內活動的功能。譬如說,腎上腺在面對壓力時所釋放的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已經證實會減低抗體和淋巴球的數量及威力。

為了因應內在的壓力,個體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做出一些反應。而心理神經免疫學則有別於個體對內在壓力的反應,它是一門研究個體因應外在壓力的反應之研究領域;它著重在探討心理社會歷程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活動之間的關係(Ader & Cohen,1985;Buck,1988)。

PNI也強調個體心情狀態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例如:有一個關於免疫系統的研究:研究者邀請九十六名男性報告他們日常生活中正向與負向的事情。在報告之前,要求每位受試者吃下一顆含有rabbit albumin的膠囊,再測量他們每日的唾液以得知每日的免疫反應之強度。研究結果發現,令人愉悅的生活事件會帶來較強的免疫反應;令人不愉悅的生活事件會帶來較弱的免疫反應(Zimbardo,1996)。

依據PNI的觀點,人的心理情緒及信念並非與免疫系統井水不犯河水的,而是彼此相依的,因此,誰說快樂不是一帖健康的良藥呢?

轉載:http://www.fgu.edu.tw/~psychology/know/data/new/11.htm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當一個人得不到生存所需的那份愛

art 原來

當一個人得不到生存所需的那份愛時

會用盡各種方法

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或義意

讀書、考試、金錢、權力、名聲、成就、慾望的滿足...

 

如果.... 找不到

將會嘗試各式各樣的行為

來維持自己的存在感

吸毒、暴怒、自殘、酗酒、發病、衝突、想辦法讓人失望....

 

如果再不行

空無的不存在感

會將個體帶往一般人所無法體會極度難受的境界

唯一的念頭只剩下絕望

期待這一切的消失

透過毀滅...

 

只是有一份愛一直都在、永恆不變、霞光透映

只因那無法追憶的曾經

開始背離

之後人們得用自己之力來爭取

才能得到不到其萬分之一的模擬品

 

回頭並張眼

你會發現

那愛一直都在

即使得不到人們的視線

但仍永恆光芒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新聞:史上科學大挑戰-神啊!請告訴我你在哪裡?

在研究的領域裡2百萬歐元來說並不是個大數目,但卻可能是挑戰人類認知的開始──試圖找出人類相信上帝的生物性原因。「解釋宗教信仰」計畫自去年9月開始,預計進行3年。此計畫資助研究「呈現一個全知的神所需的心靈機制」的實驗,例如,信仰一個「監督世界的神」是否可以增強個體進化論上的繁殖成功率?信仰是否可以加強個人的聲望?不同的宗教是否培育出不同程度的合作,其原因為何,以及這樣的合作關係,是否為信仰團體內外的人帶來集體利益?

  • 發現帕金森患者宗教信仰的忠誠度較普通人低
  • 信仰行為分散在腦部許多的區域,並非在某個特定的區域運作
  • 有信仰的群體存續時間較長,信仰堅定也有助群體的合作,獲得較高的利益

中文摘要版:史上科學大挑戰-神啊!請告訴我你在哪裡?天下雜誌 393期

原文完整版:Where angels no longer fear to tread: Scientists try to explain religion

如果說有一天科學家證明了世上沒有上帝!

人們相信自己的性格、身份都是來自基因隨機變化的結果,而一切的行為與情緒都是神經系統與外在刺激下的結果。那會是如何?DSC00510

  • 出生只是隨機下的結果(命運?) 死亡是一切的結束 !
  • 行為上的善惡將失去意義,取代的是金錢與權力,因為意義只是神經系統運作下的幻覺。
  • 因為「為人社會、人類或家人努力,或為人爭取個人的快樂」在神經系統的基礎上將沒什麼不同,不過是種選擇。
  • 將會有更多人走上亡命之徒、吸毒、及自殺這條路。
  • 因為失去宗教信仰、更多的人將更迷信,迷信廣告、迷信減肥、迷信專家、迷信股市、迷信科學、迷信金錢、迷信權力、迷信小道消息、迷信名嘴、迷信... 當失去信仰,什麼東西都可以變成迷信...
  • ......

看看現在的世界,其實已經開始往這兒前進了不是嗎?

人們在科技的進展下,生活形態有了許多的突破。但如果你能回顧一下過去你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

  • 物理化學的研究發現物質的最小粒子,但愈發現愈覺得其中深不可測,原來物質與精神狀態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
  • 醫學高度發展下,從細菌、病毒開始了解了疾病的原因,告訴總有一天任何疾病都有救了。之後愈來愈多的疾病被發現,結果是疾病被愈治愈多,醫生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還短。
  • 生物學發現了一切生物的基礎「基因」,開始試著去「創造生命」,告訴我們總有一天我們可以長生不老。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並非這些結論是對或錯!...而是 ...究竟它能維持多久!有多少來自科學的理論生存超過兩百年?大部份的活不過二十年,才發現原來過去二十年是個錯誤!回頭看一下...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

有些宗教的存在,超過二千年....

對我來說並非告訴你宗教比科學好,錯了!那就是當代傳統宗教節節敗退的原因....

而是其實,每一個「宗教」的起源,都是當時的「科學」目的即在破除傳統的「迷信」

而許多過時的科學,後來也變成我們現在取笑的迷信...

  • 迷信維它命
  • 迷信基因
  • 迷信醫療
  • 迷信科技
  • 迷信藥物治療
  • 迷信心理治療

如果讀到這裡,你開始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到底該相信什麼?

從原有不自主的迷信中開始覺醒... 這其實才是原來宗教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相關閱讀:現代人你有信仰嗎?

2百萬歐元就今天的滙率來算相當於9千5百34萬4800元台幣,不多只是快1億而已,咱們隨便一個樂透不用多少時間馬上上看1億,更別說大樂透了!這樣的概念絕對不是咱們小老百姓的眼界,在研究的領域裡它實在不算什麼!隨便一個教育計劃五年500億喊得大家耳熟能詳!但大多數人相信,這樣的支出對國家的進步與發展有關!如果你有機會去看看目前所有學術機構正在進行的研究名稱與內容(當然啦前題是如果我們看得懂的話),你可能會驚呀的發現!裡面有不少項目真的值得我們用納稅人的血汗錢來支付嗎?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最後的關鍵就是人們的信仰,究竟我們相不相信這樣的研究對我們有幫助!

有趣的發現,當代的學科極力取代上帝的地位,讓自己成為人們信仰的中心!但卻不自知!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徹夜響亮的聲音:人們終究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

DSC00483

如果你看過住在身心醫療院所中受苦的心靈,並有機會深入的走進他的世界,你可能會發現,他們所存在的空間與我們有多麼的不同。

即時彷彿我們是在同一個時間、空間之中相遇,然而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存在方式。

為什麼?

透過這些受苦老師的帶領,發現他們世界的形成,要嘛是被決定的!要嘛是自己造成的!

但最後你會發現,不論被決定或是自己造成的!

我們共同存在一個地球、區域、國家、城市或建築物,然而你會發現,即使共享著同一個時空,甚至共享同一組基因的同卵雙胞胎,人們仍以奇妙的方形創造、形成並維持自己的世界。

有人的世界富足、有人的世界匱乏、有人的世界和善、有人的世界恐懼、有人的世界藍、有人的世界綠、有人的世界悲傷、有人的世界自信、有人活在天堂、有人活在地獄!

即使因為種種的緣故,我們被外在的世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然而,我們被的決定,只不過是我們創造世界的方法!人們終究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

在精神科的經驗,讓我似乎了解了何以有佛經中所說天、修羅、人、畜、鬼與地獄的六道!因為即使同為人身,我已經看到他們活在屬於自己的不同世界!看看你身邊的人們,你一定可以知道我在說什麼!

只是今天「人們終究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句話,不斷的出現在一夜沒睡好的清晨,或許這來自心中的聲音,其實是某種耳提面命!

其實這並非新奇的觀念!

去年買的超好的書「秘密」即提到創造的方式。

然而秘密中沒提到的確是「許多人創造了自己的世界,然而卻誤以為是被決定的!」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現代人你有信仰嗎?

200802 030【人間社記者觀訊綜合外電報導】據聯合國的調查報告,有三分之二英國人自稱沒有宗教信仰,這與二○○一年英國國家普查得出的近七成二基督徒人口數字,有極大差距。

新聞出處:2/3英國人稱「無信仰」

有個同事有一天語重心長的說道:「在精神醫療系統工作了這麼多年,深深體會到一個想自殺的人,能不能被救回來,關鍵在於他有沒有信仰!」

聽到他這一席話,全場的人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不是因為他說的到底對不對,而是這位同事基本上是個講求及時行樂的樂天派,煙、酒、賭、玩樣樣精通,別看他一個粗里粗氣的大個兒燒一手好菜,三杯下肚彈一手好琴,精典名言之一「戒了煙酒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突然間說出這麼有深度及靈性的話,不太像他的作風,再次證明了,人決不可貌相!

許多現代人都失去了信仰,於是出現了兩種極端,一種逄廟就拜,因為有拜有庇,不管知不知道到底拜的是誰?另一種批評及輕視所有的信仰,無神論者。因失去的信仰者,在困境中也易失去了信心.... 因為這樣的人愈來愈多,所以未來精神科的生意肯定愈來愈好....

告訴你一個秘密

在精神及心靈領域工作了這麼多年後發現

人不可能沒有信仰

有人相信金錢、有人相信權力、有人相信自我、有人相信努力..... 只是信仰的對像不同罷了

說沒有信仰者,只是不清楚自己相信的是什麼,這樣的人往往最「迷信」。所以現代人,別再說自己沒有信仰了,弄清楚自己到底相信什麼吧!

那是一個能量的重要來源。

最新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