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心靈服務網更新訊息:新增新聞剪報服務

Psyserv20080416

再一次的感謝Google它的 Google Reader 的功能,本站可以提供新聞剪輯的功能了,不需透過網誌的剪剪貼貼,也能立即與大家分享與相關的新聞。目前的剪貼區主要有:

將來也會陸陸續續,推出其他大家有興趣的內容,針對我最想進行的是一個可以提供地方心理服務的網頁,又更進了一步。

現代人你迷信嗎?科學是如何由迷信變成信仰

Srilanka 在最始之初

  • 有人發現了真理.... 並透過它在破除過去的迷思及傳統
  • 透過這個人的了解及解釋
  • 人們創造了新的生活方式與環境
  • 每一個人也透過了解來選擇及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 因為他帶來的這些原理與法則
  • 戰勝了過去的迷信及錯誤.... 許多人也加入了這樣的陣營
  • 透過理解、實踐後的修正、不斷發展與進步

這時它叫科學... 因為它的開放、親身體驗中得到豁然開朗!

  • 但因為它不斷的發展
  • 讓許多人慢慢的無法理解
  • 但因為它之前勝利與成功
  • 人們開始不花心思去分辨而直接接受了它
  • 也因為發展的太龐大及太複雜,它開始出問題了
  • 但也因為它之前勝利與成功
  • 即使它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錯誤與問題
  • 人們仍不知不覺的選擇相信它
  • 因為迷信

這時它已成了迷信... 因為反正無論如何它就是有用,不用去理解了!

  • 這時它仍繼續發展
  • 能真正了解的人愈來愈少
  • 但自然而然追隨它的人愈來愈多
  • 它發展出許多的規定及法則
  • 讓人們愈來愈無法全然了解
  • 許多人只知道條文的內容
  • 但仍必需尊守
  • 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如果不遵守可能有非常不好的後果

這時它成了信仰... 只因為好像不這就變是不對的!

 

其實信仰中仍有科學,只是人們的不解,而科學中也有迷信,只是人們不願面對,兩者之間有些許共通之處!想想當代的我們有多少以科學之名的行為,過一陣子之後就變前後人取笑的話題!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心理治療:故事的版本

DSC00549治療中,治療師常聽到的是來自「個案版本」的故事,這與 「醫護人員或家屬」的版本有時會有相當大的出入,心理師得站在那一邊?是個有趣的問題,如果站在醫護人員或家屬那一邊,個案會認為跟你說也沒用,漸漸的在你面前想說的會愈來愈少!如果站在個案那一邊,將會看到許多醫護人員或家屬必需卻無法改進的地方,如何與他們合作將會變成很大的問題!

其實在大多時候這兩個版本並非不同,其實是一樣的,只是他們所抓的重點不同,說的方式不同,而呈現不同的故事,衝突也因而產生了!許多的衝突,在你願意看到完整的故事時,有機會得到改變,然而這個「意願」本身即是最大的困境,這也是心理師工作中最吃力不討好的地方,當有一天個案願恴去看到真相時生命就有機會不一樣了!

親密關係:五句絕對不能對另一半說的話!

5thingsNeverSay

  • 第一句:妳要冷靜.... 男人總以為女人不理性,聽到這句話時她更會抓狂!
  • 第二句:在爭吵時說「我愛妳」.... 你以為這句話可以在犯了那麼大的錯後當免死金牌嗎?
  • 第三句:隨便妳!(或:妳做什麼都和我無關).... 你在找死囉!這個男人
  • 第四句:妳早就知道我是這樣的人了!.... 那只表示,她忍你很久了!
  • 第五句:"什麼也不說".... 別以為不說就沒事了,冷戰!往往讓事情更不容易解決!

而有三句有效的神奇話語

  • 第一句:告訴我怎麼回事!
  • 第二句:妳真美!
  • 第三句:對不起!都是我的錯!

我和太太都認為神奇話語用它的原文來說,會更有 Power。

轉載出處:5 Things You Should Never Say To A Woman - Men's Health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研究:心理神經免疫學,杯弓蛇影有時確實會致命!只要你想信喝的水有毒,即使喝的是糖水也會造成傷害,反之亦然!

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PNI)是在1981年由艾德(Robert Ader)博士所命名。這門學科主要是在研究免疫系統如何和大腦交互作用以影響健康。

西方醫學自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後,幾乎否定了人的心理(或心靈)與生理行為(尤其是免疫系統)的關聯。但在1974年時,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德(Ader)對老鼠做了一個古典制約學習的實驗,獲得了一個突破性的發現。在艾德的實驗中,他試圖教導老鼠將加了糖精的水和反胃產生連結,然而糖水本身是無害的。在實驗的第一天,他同時餵老鼠糖水並注射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它是一種會引起反胃的藥劑。在接下來的幾天,他餵老鼠糖水但不注射環磷醯胺,並記錄老鼠喝水的量。

然而那些老鼠本來都很年輕力壯,但幾天後,牠們卻開始生病死亡。艾德知道環磷醯胺這種引起反胃的藥劑,同時也會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他突然發現,原來老鼠不止將糖水和反胃產生連結,同時也將它和免疫系統的抑制連結在一起了。

這是個驚人的發現,因為一直到那時候為止,醫學上仍然認為大腦和免疫系統是兩個獨立自主的系統,不可能如此互相影響。艾德很快地和羅徹斯特大學的免疫學家高亨(Nicholas Cohen)博士合作,進一步探索受到行為制約的免疫系統抑制。他們兩人傑出的實驗,終於使得PNI成了一門重要的學科。

後來艾德和一位小兒科醫學家歐尼絲(Karen Olness)博士合作,將其觀念在人類身上測試。其對象為一名叫做瑪拉蒂(Marette)的13歲女孩,她患了嚴重的狼瘡(lupus),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為了抑制這個小女孩體內自我毀滅的免疫系統,醫生們決定孤注一擲,用環磷醯胺試一試。然而環磷醯胺是有毒的,為了控制劑量以減低中毒的危險,他們決定同時試用制約作用。

醫生們同時給她服用魚肝油,由於不確定她較容易受到嗅覺或味覺的制約,所以也讓她聞一聞玫塊的香味。在如此配合使用過三次之後,醫生們開始以單純的魚肝油和玫瑰香味,而不用任何的藥劑來與環磷醯胺交替使用。因此在六個月的時間中,瑪拉蒂只使用了六次的環磷醯胺,然而她好轉的情形和完全使用環磷醯胺所可能達到的效果相同,而這樣的結果是令人心動的。

一旦科學家們相信神經和免疫系統會交互作用後,他們隨即開始尋找生理上的連結。經過不斷的研究,在1975年發現第一個體內的天然麻醉藥,它被稱之為腦內嗎啡(ednorphin)。腦內嗎啡是屬於一種較大的化學物質,叫做neuropeptide,它是一種由神經細胞所釋放出來的胺基酸。而neuropeptide可能是情緒反應和身體抵抗疾病之間的連結物。此外,荷爾蒙也是會和免疫系統「說話」的化學物質,它具有幫忙調節體內活動的功能。譬如說,腎上腺在面對壓力時所釋放的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已經證實會減低抗體和淋巴球的數量及威力。

為了因應內在的壓力,個體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做出一些反應。而心理神經免疫學則有別於個體對內在壓力的反應,它是一門研究個體因應外在壓力的反應之研究領域;它著重在探討心理社會歷程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活動之間的關係(Ader & Cohen,1985;Buck,1988)。

PNI也強調個體心情狀態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例如:有一個關於免疫系統的研究:研究者邀請九十六名男性報告他們日常生活中正向與負向的事情。在報告之前,要求每位受試者吃下一顆含有rabbit albumin的膠囊,再測量他們每日的唾液以得知每日的免疫反應之強度。研究結果發現,令人愉悅的生活事件會帶來較強的免疫反應;令人不愉悅的生活事件會帶來較弱的免疫反應(Zimbardo,1996)。

依據PNI的觀點,人的心理情緒及信念並非與免疫系統井水不犯河水的,而是彼此相依的,因此,誰說快樂不是一帖健康的良藥呢?

轉載:http://www.fgu.edu.tw/~psychology/know/data/new/11.htm

研究:美最新研究 超覺靜坐 有助降高血壓

文/柯俊銘

超覺靜坐(TM)是近來頗為流行的自助式心理治療。專家指出,在該類靜坐的狀態下,腦部會產生規律的α與θ波,除能減緩交感神經活動,造成新陳代謝變慢,身體獲得充分休息外,也能促使想像力、創造力與靈感的出現,具有激發潛能、養生保健的作用。

一份於今年3月發表在「美國高血壓期刊」的報告更確認,高血壓患者若持續練習超覺靜坐,除了不需要擔心服用降血壓藥常見的副作用外,病情也能獲得控制,甚至有顯著的改善。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肯塔基(Kentucky)大學醫學院的內科教授James Anderson博士所主持,他透過美國醫學圖書館等線上資料庫的搜尋,找到9篇有關超覺靜坐對高血壓治療成效的新近文獻,並針對所得資料實施整合分析。

統計顯示,這些皆以隨機分派與相對比較進行的臨床實驗,幾乎都得到類似的數據,也就是從事超覺靜坐的個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收縮壓平均降低4.7毫米汞柱,舒張壓則平均降低3.2毫米汞柱。

研究者表示,這項結果支持了去年底發表在另一本期刊:「當今高血壓報告」的文章內容。他曾以同樣的分析方法,整理107篇有關各類減壓計畫對高血壓的影響評估文獻,結果一般的肌肉放鬆術、冥想、生物回饋與壓力管理課程等,對高血壓的緩解成效居然都沒有超覺靜坐來得好。

由於高血壓會提高個人罹患心肌梗塞、充血性心臟衰竭(CHF)、腦中風或腎臟病等風險,建議有高血壓問題的民眾在按醫囑服藥、規律運動與選擇飲食外,不妨學習超覺靜坐,並持之以恆,相信可以從中獲益匪淺。

轉載: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pr/6/today-health2.htm

活動:青年圓夢三部曲-「尋夢大旅行」帶您遇見45%的天堂!

2008-0407-deramseeker

活動資訊報名表

新聞:治療兒童多動症的刺激藥物不會導致其將來濫用藥物

路透華盛頓4月1日電(記者Will Dunham)---本周二,研究人員稱,使用諸如利他林(Ritalin)的刺激性藥物治療兒童,尤其是較小孩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症,似乎不會造成孩子們今後濫用藥物的危險。

對使用該類藥物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症是否是最好的方法,一直存在爭論。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患多動症。有專家擔心使用這種藥物會使孩子們長大之後更容易濫用藥物。

兩組從事該問題研究的專家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發表研究報告。他們稱,他們的發現應該對刺激藥物的使用態度有所幫助。

一隊由紐約大學的Salvatore Mannuzza領導的小組用17年時間對176名年輕人進行跟蹤調查。這些年輕人在年輕時都服用Ritalin治療多動症。這些在6至7歲服用利他林的年輕人濫用藥物的比例--27%--和小時沒有多動症也沒有服用過利他林的年輕人濫用藥物的比例--29%--基本相同。

該研究還發現,服用利他林時年齡稍大--8至12歲--的孩子將來濫用藥物的比率確實會高一些--44%。

馬薩諸塞州中心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Joseph Biederman醫生領導的另一個研究小組,用10年時間對另一組患有多動症的男孩進行跟蹤調查。他們中有一些使用刺激藥物治療,另外一些沒有。

那些使用刺激藥物治療的孩子長大後濫用藥物或酒精的比率與那些小時候沒有使用刺激藥物治療的孩子長大後也基本相同。

轉載自:http://cnt.reuters.com/article/oddlyEnoughNews/idCNTChina-896520080401

新聞:康健調查/台灣國中生全球睡最少 親子溝通差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九日電)你了解國中生的煩惱嗎?康健雜誌今天發表調查說,台灣的青少年全球睡最少,覺得自己胖,有三成想過自殺,而且父母經常不談性也不談愛,家長不知如何與孩子對話,調查結果與官方數據相近。親子專家認為,孩子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了解,什麼都比不上父母花時間傾聽孩子心聲。

根據調查結果,超過六成的台灣青少年是晚上十一時以後才入睡,平均每天只睡七點三五小時,熬夜的原因有四成是功課做不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吳秀英以官方數調查分析其他重要原因是青少年上網、打電玩、看電視。值得注意的是一成沒有原因,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青神科主任葉啟斌推測與躁鬱、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緒問題有關。

另外,有三成的青少年在半年內計畫減肥,有一成已開始減肥,雖然七成五的國中生認為自己太胖,但是卻有三成不知道何謂健康體位的BMI(身體質量指數)。吳秀瑛認為,這與國健局2006年調查近四千五百位國中生的結果相似,官方數據顯示,只有四分之一的國中生確實過重,但卻有四成認為自己太胖。

在心理健康方面,康健調查有八成的國中生覺得煩惱無處訴,三成想過自殺,兩成曾自殘。官方的調查則是三成七的國中想過自殺,四成六從未不曾或很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至於親子溝通上,官方數據只有四成六國中覺得和父母很親近,康健的調查是超過四成的青少年從未和父母聊過天,每天談話時間不到半小時,親子間的對話常淪於「吃飯沒?洗澡沒?功課做完沒?」;既然溝通的質量如此差,所以六成的青少年從未與父母談性,就顯得不足為奇。

康健雜誌總編輯李瑟說,關心孩子的健康,「別讓孩子輸在睡不飽」,康健訪問了許多親子專家,都認為時間最寶貝,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花時間傾聽與陪伴,但不可否認的,學歷至上的傳統觀念影響親子關係,父母希望孩子比自己好的焦慮與壓力,也讓孩子承受焦慮與壓力。

今天與會的前電視主播、作家陳月卿、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盧蘇偉也分享自己與家中青少年孩子相處的經驗。他們都同意,家長要花時間陪伴孩子、有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搞清楚孩子的想法,青少年其實並不叛逆。

康健這項「青少年健康行為與親子關係大調查」是以國中生為調查對象,從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到今年一月十八日,回收問卷調查三千四百三十五份;另外也電話訪問七百七十位國中生的家長。

轉載自:http://www.cnanews.gov.tw/top10/20080329cap0102.html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當一個人得不到生存所需的那份愛

art 原來

當一個人得不到生存所需的那份愛時

會用盡各種方法

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或義意

讀書、考試、金錢、權力、名聲、成就、慾望的滿足...

 

如果.... 找不到

將會嘗試各式各樣的行為

來維持自己的存在感

吸毒、暴怒、自殘、酗酒、發病、衝突、想辦法讓人失望....

 

如果再不行

空無的不存在感

會將個體帶往一般人所無法體會極度難受的境界

唯一的念頭只剩下絕望

期待這一切的消失

透過毀滅...

 

只是有一份愛一直都在、永恆不變、霞光透映

只因那無法追憶的曾經

開始背離

之後人們得用自己之力來爭取

才能得到不到其萬分之一的模擬品

 

回頭並張眼

你會發現

那愛一直都在

即使得不到人們的視線

但仍永恆光芒

最新熱門文章